首页→行业动态
近日,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或《双减》),正式宣告了“校外培训结构”的“消亡”,文件明确规定:
第一,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再想进入K12教育培训行业分一杯羹的人,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第二,所有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可以不宣布倒闭,建议让教育机构转型成公益组织,如果你愿意无偿给大家上课,国家不拦着)
第三,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上市公司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
(意味着可以给已经上市的大佬们一次转型的机会)
第四,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想钻的空子国家早就提前想好办法提前给你堵死了,也意味着陪伴我们几十年的剑桥英语等各类国外课程可能会逐渐消失...)
第五,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这条最狠,基本上80%以上的培训机构可以直接宣告“死亡”)
此文一发,对于教育机构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双减》发布当晚,各大机构的股价骤跌,几乎触达了谷底。
这次下发的《双减》,在总结过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明确的需求:
1.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意见》提出,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往后作业的形式可能会变得多种多样,这需要各任课老师自行设计、自行创新,确保每份作业的布置都是有理有据的,不是无效、机械、重复、惩罚的。当然,那种“写错一个字就罚写一百遍”的现象将消亡)
2.强化教师职责:《意见》要求,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学校内就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同时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及时做好反馈,认真分析学情,不得出现让学生自批自改的形式。
(也就是说,上课让同桌互相交换作业,大家一起批改,老师不用集中批改的现象将再也不复存在)
3.减轻家长负担:《意见》要求,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给家长增加额外的负担。
(大家都会有家长每天晚上给孩子检查作业的经历,这减少了老师很多的工作量,不懂的问题、错题,家长都已经给讲过一遍了,但是也许会造成这个孩子没有任何学业的假象。这个政策的出台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脱离老师+家长,双检查的模式了)
4.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课后服务时间内,需要由负责课后服务的老师组织写课后作业和答疑,同时,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
(这对日后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变高,备课的范围增加。老师不仅仅需要讲好每一节课,还要提升个人情操、扩展自身视野,提倡终身学习)